让博物馆迸发出时代热力——韶关文博事业开启无边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 2022-05-26
阅读量: 2406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5月以来,韶关市推出小岛片区历史文化游径研学游、碑刻拓印、文物公益鉴定等逾40项文博体验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深度参与,切身感受博物馆的力量。

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及寒暑假,“到博物馆去”已蔚然成风。不仅如此,越来越多走进博物馆的人们,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想从博物馆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讯息,增加更多的文化体验。博物场馆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不断丰富和创新,从展厅走向街头、走进校园,从静态的陈列延伸到形式多样、参与感强的主题策划活动。很多体验活动一上线就被“秒抢”。新观念、新技术、新业态碰撞之下,文博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无边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机遇。

图片1.jpg

游客被“东汉胡俑座陶灯”吸引。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


抢抓发展机遇 深挖红色潜力

“博物馆热”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各层面的重视、推动,另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消费升级转型的结果。去年5月,中宣部、发改委、文旅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2021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如期实现了平均每2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发展目标。

近年来,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精神,立足韶关文物工作实际、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修缮、提升文物保护级别,加大博物场馆建设力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2019年以来,韶关市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新建博物馆、纪念馆4座,新增三级博物馆2座,新增博物馆藏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63件,一般文物1316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数量位列全省第3;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达57处,数量位列全省第2,市县文物保护单位328处,数量位列全省第7。全市共有国有博物馆纪念馆14个、非国有博物馆1个,其中二级馆1个、三级馆3个。

除了马坝人故乡、石峡文化发祥地、一代名相张九龄故里这些已经出圈的文博标签,韶关市红色资源也十分丰富,经省党史办确认的红色革命遗址502处,数量列全省第3。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5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这些红色资源是韶关市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为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高质量发展,韶关市于去年着手推进红色资源保护立法工作,起草形成了《韶关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草案)》。韶关市积极贯彻落实2022年全省文物考古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加挂文物局牌子,在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增设革命文物科,在韶关市博物馆加挂韶关市考古研究所牌子,一系列操作为不可再生的文物资源上足保险。

目前,韶关市已建成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南粤雄关与古道、双峰寨、犁市当铺、城口红色小镇等一批红色文化项目。相比红色革命遗址数量,后续开发仍大有可为。

图片2.jpg

5月15日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邀请全国道德模范开展红色故事讲堂活动,为市民游客讲述祖孙三代信守承偌、细心照看红军墓的故事。

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

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作为省内唯一的红军长征主题纪念馆,2019年10月建成开放至今,已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成为广东省革命传统教育重要基地。主题陈列《长征·粤北突围》用复原的街景和红军将士留下的文物,全方位展现南昌起义军余部、红四军、红五军、红三军团和红七军等红军主力部队转战粤北,历经三年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的光辉历史,展示了粤北人民积极支援红军的军民鱼水情。该展览与韶关市博物馆的《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1938—1942)》同时入围广东省2021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览。

同时,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精心策划开展“重走长征路,奋进再出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等重大主题活动;拍摄《万里征途第一站:中央红军长征经过粤北》等纪录片;并参与虎牙直播采用MC游戏+复刻现实场景形式开展的红色宣讲活动、新华网红色博物馆系列直播等活动,累计在线人次达520万,用多种形式和技术手段有效提升纪念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红色场馆的建设和开发利用上积累了宝贵经验。

韶关市文广旅体系统还将文物资源和红色场馆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赛事结合起来,每年定期举办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重走长征路等各类文旅活动和体育赛事,形成了10条具有韶关特色的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同时,全省10大红色旅游线路有6条涉及韶关市13处红色遗址,各线路和景点的参观人数逐年增长。预计疫情之后,还将有大幅上升潜力,为促进当地城乡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图片3.jpg

小岛片区历史文化游径让消失的古遗址重回城市记忆。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供图

创新盘活利用 重现生机活力

今年五一,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小岛片区历史文化游径”,将片区内37处不可移动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串珠成链,涵盖了小岛片区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址遗迹,并设计了“红色文化”“古建筑”“拾遗老韶关”三个研学主题线路,打造“可游”“可赏”“可学”的文化游憩空间,较好地展现了该片区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和人文风情。

近年来,在这种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思维路径下,韶关市打造出乳源古道瑶山行、仁化红军长征、始兴围楼、珠玑古巷——梅关古道、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等一批省级历史文化游径。这些游径以历史探访、解读为动机,突出文化遗产的核心吸引力,并赋予游径线路景观特征、文化内涵、交通功能,把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场所、A级景区等文化和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整体开发、统筹宣传、一体打造,进而实现“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

始兴依托隘子镇满堂村古围楼、古民居、民俗文化等文物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起一批围楼民宿、围楼公园、围楼文学馆、围楼风度书房、围楼革命遗址展览馆等文化精品,让围楼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让“围楼IP”深入人心,为古老的建筑增加了新时代的活力。

南雄在“珠玑文化”“古驿道+”“非遗文化”上大做文章,一方面不断深挖文化遗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持续为文化遗产补充新能量。以弘扬姓氏文化、珠玑精神、非遗文化、梅岭红色文化、古道文化等设置研学主题,每年接待研学人数达3000人次以上;开展古驿道徒步节等系列活动,扩大古道影响力,每年吸引上千名徒步爱好者参加;在珠玑古巷设立国家级非遗项目《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传习所、省级非遗项目《龙船歌》基地,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交流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是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30多所学校内迁粤北办学旧址,承载着华南教育在烽火中办学求学的艰辛历史,秉承着薪火相传、自强不息的精神,华南研学基地着眼这一精神价值内核,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大力发展“研学+”,增进两岸三地民众文化认同,共同守护华南教育文脉,将历史文化资源逐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独特竞争力。一系列活化行动中,一个个还原最真实华南教育历史的办学旧址,正在重新焕发出教化育人、教育惠民的力量。

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除了在已发掘的100多处遗址增设主题展览和史料宣讲外,还积极开展研学主题活动。先后推出“坪石先生后人走进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纪念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胜利80周年”等研学纪念活动,与省博物馆联合举办“您好,坪石先生”系列活动。并持续推进研学课程开发、研学标准制定和导师培训工作;与韶关市教育局联合举办了韶关市中小学研学实践优秀课程评选活动,评定华南研学课程《再见岭南在粤边》等33门优秀课程;积极参加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等部门主办的第一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研学课程设计大赛,选送的《坪石先生的故事》《烽火课堂》系列课程荣获一等奖。

当前,坪石基地正积极对接投资方,谋划广北茶场研学营地项目建设。同时,引进坪石电商协会,搭建助农平台,在坪石基地销售茶叶等当地农特产品,贯通“产学研”全链条;与餐饮协会合作,在坪石老街附近建成可容纳800人的华南研学饭堂,进一步完善研学配套设施建设。大村基地也在积极推动市场化运营管理,规划建设接待能力约为600人的餐饮住宿配套。

融合多种业态 释放文化张力

书画爱好者张女士只要出差或休假就会找机会逛博物馆观摩真迹,她曾在深圳6天打卡7座博物馆。谈起近年的打卡体会,她说,如今很多大博物馆都汇集了文创店、主题餐饮、书店、非遗工作室等,堪称一个文化商圈。逛博物馆不再只有“看展”这一种行为,还会引发“吃、住、行、玩、买”等一系列动作。

有社会学家指出,中国博物馆经过人文感知、特色主题、沉浸式体验等发展阶段,正在步入功能复合化阶段。《“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实施“博物馆+”战略、加快藏品数字化等内容。无论是“文化商圈”“复合化”还是“博物馆+”的说法,都意味着博物馆不再只是传统的“藏品中心”。

当代博物馆正在从以收藏和研究为主转变为以教育和服务为主,由“藏品中心”向“公众中心”转化。拆掉围墙走出去、贴近群众请进来,是中小型博物馆获得活力的关键,也是实现真正的公共性的必然之路。为此,韶关全市博物场馆积极转变观念,确立“让博物馆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和服务理念,加强资源整合,深入探索品牌化、多元化、时尚化、数字化的新型博物馆发展课题,初步形成了“博物馆+研学”“博物馆+旅游”“博物馆+非遗”的局面。

目前,韶关市博物馆已打造“小小讲解员”“向国旗敬礼”“我们的节日”“韶博夜间雅集”“红色流动展进校园”“奇妙的博物馆研学课程”等一系列颇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开展固定的活动,让观众形成“文化记忆”。并以活动品牌叠加、场馆联动等多种方式,产生1+1>2的社会效应。还积极寻求与社会组织机构和非遗传承人合作,担负起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在“风吟月诗韶阳楼”等活动中,与朗诵学会、汉服社、音乐机构合作,打造出“汉服大赏”“古典音乐大赏”的视听盛宴,引发了一波社会热度。在重阳节“送给阿公阿婆的礼物”和“三八妇女节”活动中,与杨泰和米饼、丹霞红豆合作开展社教活动。在夜间开放活动中,以“雅集”形式,招募非遗传承人和本土特色文化产品、文创产品。

众所周知,博物馆文物有其严格的保护要求,博物馆空间场地的限制,决定了多数馆藏文物无法全面向公众展示。数字技术推动了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形成了可永续利用的数字文化资源。“云看展”“全景游”既是科技时尚产物,也是疫情常态下的现实需求。今年的博物馆日,中共粤北省委五里亭旧址及陈列馆VR全景场馆漫游全新开启,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也在微信公众号推出“数字化的力量”主题云展览。

纵观全国,以数字文化资源为基础,博物馆的多业融合之路正在线上线下交互延伸。“博物馆+餐饮”“博物馆+游戏”“博物馆+动漫”“博物馆+金融”的案例时有闻之。博物馆的外延不断跨界,与不同文化之间不停碰撞、互相成就,释放共同发展的张力。对于文物资源、场地、资金和专业人员普遍不足的中小型博物馆来说,走到这一步并不那么容易。但它仍不失为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