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1月9日(星期五)晚8点
票价:¥680/480/280/180/100(学生票、长者票¥144 /80)
购票:广州市星海音乐厅
电话:87353869 87352222-886
音乐会详情
粤港两地本是一家,从“自由行”到“迪斯尼”都少不了广州人的捧场。08年1月31日来羊城演出的香港管弦乐团得到广州人的热捧,作为华人乐界最顶尖的交响乐团,“港乐”有一半以上的团员是来自全世界的精英艺术家,不愧为名副其实的“中西合璧”国际大团。作为“星海华韵”迎新春的重头戏,港乐的演出的确让广大乐迷充满无限惊喜。名誉不是一切,但卓越无可替代,让我们共同期待在媒体一片“君临天下”的景仰声中,荷兰藉国际指挥迪华特大师的再度“袭广”。
粤港呈祥·特萨情浓——香港管弦乐团星海献演
Hong 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XingHai Honour Performance
主办:广东省星海音乐厅
Organizer:Guangdong XingHai Concert Hall
演出:香港管弦乐团
Performance:Hongkong Philharmonic Orchestra
指挥:艾度·迪华特
Conductor:Edo de Waart
钢琴:陈萨
Pianist:Chen Sa
曲目:
贝多芬 科里奥兰序曲
BEETHOVEN: Coriolan: overture
贝多芬 第三钢琴协奏曲
BEETHOVEN: Piano Concerto No.3
马勒 第五交响乐曲
MAHLER: Symphony No. 5
时间: 2009年1月9日(星期五)晚8点
Time:January 9,2009,Friday,8pm
地点:星海音乐厅 交响乐厅
Venue:Symphony Hall, XingHai Concert Hall
票价:¥680/480/280/180/100(学生票、长者票¥144 /80)
Ticket:¥680/480/280/180/100(¥144/80 for students & elders)
演奏家简介
艾度·迪华特
享誉国际的指挥大师艾度·迪华特是香港管弦乐团的艺术总监兼总指挥,有“乐团建造者”的美誉,擅于成功将其带领的乐团提升至高度卓越的艺术水平。他曾任多个主要乐团的总监职务,包括悉尼交响乐团的艺术总监兼总指挥、荷兰电台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荷兰歌剧院总指挥,及鹿特丹爱乐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明尼苏达乐团的音乐总监等要职。
迪华特已延长香港管弦乐团艺术总监兼总指挥的任期至2012年。去年,迪华特获美国著名的夏季歌剧节─圣达菲歌剧节委任为总指挥,而由2009/10乐季起,他将出任美国米尔沃基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除指挥交响乐外,迪华特亦以指挥歌剧享誉国际。他曾在世界顶尖歌剧院执棒,如伦敦高文花园、德国拜莱特、巴黎巴士底、纽约大都会,并曾在旧金山和悉尼指挥全套瓦格纳《指环》歌剧音乐会,备受好评。他指挥香港管弦乐团演出理查·斯特劳斯的《莎乐美》、《深宫情仇》、《玫瑰骑士》及普契尼的《蝴蝶夫人》歌剧音乐会,均获高度评价。
迪华特经常应邀担任各个世界一流交响乐团的客席指挥,与著名音乐家合作演出。他的录音数量繁多,出版遍及Philips、Virgin、EMI、Telarc 及 RCA等著名品牌。他指挥荷兰电台爱乐,为日本唱片品牌Octavia/Exton灌录了全套拉赫玛尼诺夫管弦乐作品及瓦格纳歌剧序曲。
艾度·迪华特获荷兰政府颁发雄狮勋位,更获澳洲政府颁发澳洲勋章,以表扬他成功将悉尼交响乐团提升至世界级地位,及对澳洲及悉尼的音乐和艺术生活所作出的贡献。他获香港演艺学院颁发荣誉院士,赞扬他对音乐界的贡献,尤其是他对香港下一代音乐家的培育。
陈萨
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水晶大奖得奖者陈萨,被钢琴大师依曼纽·艾斯称赞为“卓越的钢琴家”。1996年,年仅十六岁的她便入围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决赛,当晚由历图爵士指挥伯明翰市交响乐团的决赛,由英国广播公司作电视转播。2000年10月,她荣获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以及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
陈萨曾于世界各个著名演出场地演奏,如首都华盛顿的肯尼迪中心、伦敦的巴比肯中心、威格摩音乐厅、浦赛尔音乐厅、华沙的爱乐音乐厅及柏林的广播音乐厅等等。陈萨分别于美国、加拿大、亚洲、特拉维夫,以及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她曾参与的音乐节包括肖邦音乐节、洛肯豪斯音乐节、巴塞尔新音乐节等。在中国,她亦应邀于北京国际音乐节、施坦威钢琴比赛音乐节和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中亮相。
作为一位独奏家,陈萨与许多杰出的指挥家合作过,其中包括历图爵士、史拉健、刚伦及余隆等,并数次获邀再度合作。她曾与多个著名乐团演出,如:伯明翰市交响乐团、华沙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及上海交响乐团等。陈萨刚于今年6月与港乐及迪华特合作,演奏莫扎特的第二十三钢琴协奏曲,令香港乐迷留下深刻印象。未来的演出计划包括与著名小提琴家基顿·克莱默到欧洲和中国巡演,并与迪华特大师和新西兰交响乐团进行七场音乐会的巡演。
曲目介绍
贝多芬 科里奥兰序曲
科里奥兰是传说中的罗马英雄,莎士比亚以他的故事写成一部悲剧。贝多芬于l807年为它创作了这首序曲。这首序曲表现的是英雄科里奥兰为了比他本人更崇高的东西而放弃了复仇,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音乐开始时,弦乐器三次奏出强力的八度C音,但每一次都被乐队全奏的粗暴和弦所打断,这小段引子可以看作是科里奥兰的骄傲性格的一个写照。这首序曲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它的第一主题怒气冲冲地表现出一种躁然不安的情绪,也是那个被罗马平民放逐的贵族科里奥兰的性格描写。第二主题转入大调,它的旋律进行温文尔雅,同前一主题形成对比,描写科里奥兰的母亲和妻子的恳求。在贝多芬的序曲中,描写这个内心备受折磨的人物的死亡,是放在最后一段,即在音乐按奏鸣曲形式的结构经过发展和主题及引子素材的再现之后,把重新出现的那个爆炸性的动机(在大提琴上)一再放宽,好象要把这个形象的节奏撕裂拉断似的,最后弦乐器柔弱地三次拨弦奏出八度的C音作为全曲的结束。
贝多芬 第三钢琴协奏曲
本曲是贝多芬最早发挥其创作潜力的作品,而他本人对此曲也充满自信。与贝多芬以前的作品相比,此曲的管弦乐部分已逐渐具有交响曲的韵味,主奏钢琴也能发挥出钢琴本身独特的风格,这两者浑然融合,构成宏伟的协奏曲。在这首作品中,他以往的钢琴协奏曲里的柔弱、单薄已荡然无存,全曲洋溢着年青力壮的粗犷男性的作风。这首《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显示出贝多芬的作曲手法已“更上一层楼”。而贝多芬的交响曲世界,也因此而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2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整个乐章的第一主题,由木管部分奏出,然后才由全体管弦乐合奏发展;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与单簧管演奏,主奏钢琴随后出现,与管弦乐互相展开对话式的发展,显得威风堂堂。第二乐章最缓板,E大调,3/8拍子,三段体形式。乐章主题由主奏钢琴静静地呈示,如祈祷般复杂、深沉的情绪回荡其间,更有醇厚的和弦来加强乐曲气氛。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4拍子,回旋曲形式。乐章主题首先由主奏钢琴呈现,给人以疾步攀登山坡般的急促感觉,继而由双簧管予以反复和发展。乐章在进入回旋主题后,作为终结部的基础,灿烂地结束全曲。
马勒 第五交响乐曲
马勒的《第五交响曲》是于1901年和1902年的夏天在麦尔尼格的沃尔特湖边他新购置的度假屋中创作的。现在马勒的这首第五交响曲已经被公认为是作曲家一生交响乐体裁音乐创作中的经典之作。第五交响曲的第一乐章是赤裸裸的葬礼进行曲,也是马勒对现实社会颓废、腐朽的描绘。第二乐章是它的继续,也是马勒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激烈斗争和反抗的叙述。第三乐章“诙谐曲”是马勒精心刻画之作,一方面,他对社会的丑恶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鞭鞑;另一方面,他在这个乐章里又表达了人类和社会本身的生命力和朝气。如果说在第五交响曲里第一二乐章是一个部分,那么第三乐章则是独立的一个部分。第四、五乐章又合成了另一部分,表达了马勒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的乐观态度。第四乐章的“小广板”<爱情颂>,充分表达了马勒对艾玛爱情海枯石烂、此情不渝的心情。整部交响曲在第五乐章“回旋曲”的快板和诙谐的快板中结束。马勒第五交响曲是对死亡和爱情的叙述和表达。每次听这首交响曲都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
香港管弦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港乐)是亚洲区内最具领导地位的乐团之一,丰富香港文化生命逾一世纪,近三十年来已发展成集华人与海外音乐精英的杰出乐团,吸引世界级艺术家同台献艺。港乐每年透过超过一百五十场的演出,触动二十万乐迷的心灵。
在享誉国际的指挥大师艾度.迪华特领导下,港乐的艺术水平屡创高峰。有见及此,乐团诚邀迪华特继续担任艺术总监兼总指挥,任期将延长至2012年。港乐近年演出马勒全套交响曲系列、歌剧音乐会、传统古典乐曲以外的崭新曲目,均为乐迷所热切期待,更成为乐团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在迪华特带领底下,“港乐”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发展,向世界舞台迈进,并将高水平的演出带给广大市民,让更多人接触到古典音乐。港乐和香港的城市脉搏深深紧扣,推广管弦乐深入社会各阶层,不少重要演出更透过电台及电视转播给全港市民欣赏。为了提高全港中、小、特殊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香港管弦乐团举办音乐教育计划,提供免费音乐会及各项教育活动。而港乐亦尝试踏出纯古典音乐的范畴,每年均邀请中、外交流行歌手同台合作演出,以吸引更多年青观众接触古典音乐。
香港管弦乐团最近多次巡回演出,以提升乐团的声誉及水平。2007/08乐季,港乐分别到广州、上海及北京演出,于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及北京国际音乐节中亮相。